SpringBoot 插件化开发模式,强烈推荐!

作者:微信小助手

发布时间:2023-07-02T07:43:46

一、前言

插件化开发模式正在很多编程语言或技术框架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实践,比如大家熟悉的jenkins,docker可视化管理平台rancher,以及日常编码使用的编辑器idea,vscode等,随处可见的带有热插拔功能的插件,让系统像插了翅膀一样,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和伸缩性,也拓展了系统整体的使用价值,那么为什么要使用插件呢?

1.1 使用插件的好处

1.1.1 模块解耦

实现服务模块之间解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插件来说,其解耦的程度似乎更高,而且更灵活,可定制化、个性化更好。

举例来说,代码中可以使用设计模式来选择使用哪种方式发送短信给下单完成的客户,问题是各个短信服务商并不一定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送成功,怎么办呢?这时候设计模式也没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使用定制化插件的方式,结合外部配置参数,假设系统中某种短信发送不出去了,这时候就可以利用插件动态植入,切换为不同的厂商发短信了。

1.1.2 提升扩展性和开放性

以spring来说,之所以具备如此广泛的生态,与其自身内置的各种可扩展的插件机制是分不开的,试想为什么使用了spring框架之后可以很方便的对接其他中间件,那就是spring框架提供了很多基于插件化的扩展点。

插件化机制让系统的扩展性得以提升,从而可以丰富系统的周边应用生态。

1.1.3 方便第三方接入

有了插件之后,第三方应用或系统如果要对接自身的系统,直接基于系统预留的插件接口完成一套适合自己业务的实现即可,而且对自身系统的侵入性很小,甚至可以实现基于配置参数的热加载,方便灵活,开箱即用。

1.2 插件化常用实现思路

以java为例,这里结合实际经验,整理一些常用的插件化实现思路:

  • spi机制;
  • 约定配置和目录,利用反射配合实现;
  • springboot中的Factories机制;
  • java agent(探针)技术;
  • spring内置扩展点;
  • 第三方插件包,例如:spring-plugin-core;
  • spring aop技术;

二、Java常用插件实现方案

2.1 serviceloader方式

serviceloader是java提供的spi模式的实现。按照接口开发实现类,而后配置,java通过ServiceLoader来实现统一接口不同实现的依次调用。而java中最经典的serviceloader的使用就是Java的spi机制。

2.1.1 java spi

SPI全称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是JDK内置的一种服务发现机制,SPI是一种动态替换扩展机制,比如有个接口,你想在运行时动态给他添加实现,你只需按照规范给他添加一个实现类即可。比如大家熟悉的jdbc中的Driver接口,不同的厂商可以提供不同的实现,有mysql的,也有oracle的,而Java的SPI机制就可以为某个接口寻找服务的实现。

下面用一张简图说明下SPI机制的原理

2.1.2 java spi 简单案例

如下工程目录,在某个应用工程中定义一个插件接口,而其他应用工程为了实现这个接口,只需要引入当前工程的jar包依赖进行实现即可,这里为了演示我就将不同的实现直接放在同一个工程下;

定义接口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Plugin {
 
    public String sendMsg(Map msgMap);
 
}

定义两个不同的实现

public class AliyunMsg implements MessagePlugin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endMsg(Map msgMap) {
        System.out.println("aliyun sendMsg");
        return "aliyun sendMsg";
    }
}
public class TencentMsg implements MessagePlugin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endMsg(Map msgMap) {
        System.out.println("tencent sendMsg");
        return "tencent sendMsg";
    }
}

在resources目录按照规范要求创建文件目录,并填写实现类的全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