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电子合同产品e签宝

作者:微信小助手

发布时间:2023-05-08T10:21:35

前言

关于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相信不少人听说过甚至体验过。我个人近两年就亲自体验过几次电子签章。第一次是入职某企业时签订劳动合同。当时,在HR的指引下,通过手机端的短信链接直接完成了合同的查看,人脸视频动态口令认证,和合同签署,相比以前需要入职后一段时间才拿到劳动合同,这种效率让我感觉这家企业的HR数字化做得挺好。


第二次是在贝壳进行二手房交易,当时由于疫情原因,双方无法到场签约,然后贝壳就给我们申请了线上交易,由房管局直接生成合同,通知交易双方完成了房产交易合同的签订,省去了双方跑腿的环节。


最近第一次是参与了某个央企的招投标,其中标书制作需要电子加签,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如何使用UKey直接在PDF文件上加盖电子公章。


电子签章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类文书、合同的签章效率,并且相比邮寄纸质材料盖章来说,也降低了成本。本篇我们来拆解国内电子合同的头部企业 —— e签宝

行业分析

根据 CB Insights 数据,从 2017 年 1 月到 2022 年 9 月,全球电子签名创业公司融资数量在 2019 年最多,而融资总规模在 2021 年达到近年的峰值,将近 7 亿美元

在电子签章领域,企业发展的马太效应明显。美国的 DocuSign 已于 2018 年 4 月 IPO 上市,目前全球市场份额大约在 70% 左右。我国电子签名市场以本土品牌为主,据艾媒咨询《2021中国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数据,e 签宝、CFCA、数字认证、契约锁及法大大的市场占有率近 40%。其中,我们要讲的e签宝在 2021 年 9 月获得 E 轮 12 亿元融资,累计融资近30亿元,融资总规模仅次于 DocuSign。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全球已超过 70 个国家承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相关的法律条文也已经比较成熟,例如,我国早在2004年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正式实施。


行业发展方面,近五年是我国电子签名市场飞速发展时期。从2016年的8.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8.2亿元,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33%。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后,进一步推动了电子签名行业发展,行业将维持稳定增长。2022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规模为217.1亿元,较往年上涨42.1%。未来三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024年,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

政策支持方面。为了促进电子签名行业发展,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电子签名行业的相关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加快建设形成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服务机制和体系,鼓励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加快创新,实现不同形式的电子证照与电子签名、电子印章融合发展。


行业生态上,包括了上游的技术服务商、资质认证(CA机构),中游的电子签厂商、下游服务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同时,整个电子签行业受国家相关机构监管,并且会与第三方保全机构进行合作和寻求司法支持。



市场分析

电子签名巨大的业务增长空间,使得这个赛道的玩家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内的竞品也日益增多,下面是近几年行业企业数量,可以看到不断有新玩家进入电子签这个领域。

就目前来看,行业内的玩家主要有三类:

  • 以e签宝、法大大、上上签等为代表的头部初创SaaS电子签厂商;

  • 以腾讯、字节、阿里、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签厂商;

  • 以传统软件厂商转型而来的电子签厂商,如泛微推出的契约锁等。




SaaS 厂商

电子签SaaS厂商实际发展的年限比我想象得要早很多。比如,法大大成立于2014年,也已经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而本篇要介绍的e签宝更是在2002年就已经成立,有着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可以看到,电子签这个领域本身还是具备一定的准入门槛,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资质和牌照,先发优势还是十分重要。


作为较早入局的SaaS电子签厂商,他们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专业度更高。但是,单纯的电子签功能还是相对单薄,很难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此外,这类厂商积累的B端客户不多,获客成本较高,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接受巨头融资、积极融入大厂生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