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对账”这个词都不陌生,单从字面意思就能略知一二;其实就是字面意思;“对”就是核对,“账”就是账目;“对账”就是核对账目;账目核算是财务工作的必要部分,随着线上交易体量越来越大或者说对财务自动化线上化的效率提升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核对效率以及准确性,势必要将核对业务系统化线上化自动化;那么如何构建设计一套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对账系统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对账,比如去餐馆吃饭付款,会对老板说一声“老板,钱付过去了”;老板检查过收款或者听到语音播报后回复一声“好嘞,下次再来”;这就是最简单的一次对账。
再比如你在淘宝开了一个店铺,每个月几千单的交易,发货;每次月末都拿着所有的订单明细和支付宝收款账户收款记录逐笔的做一次核对,保证发过货的订单都收到款了,这就是一次更复杂的核对了。
对账概括来说就是“账证实”核对,“账”就是账目,“证”就是凭证,“实”就是实际资金
核对模式有三种: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确保账证实两两的一致性;比如吃了一碗面点菜单就是原始凭“证”,付了10元钱是“账”,老板电脑点菜记录小票10元是“账”,老板看到账户中余额增加了10元是“实”
财务范畴来看,证就是会计凭证,比如发票,小票,出货单,收据,交易系统的支付记录等都是原始凭证;而账呢就是财务的账目,账务系统的账务记账,金蝶的科目余额等都是不同的账目;而一笔交易会记录在很多的环节,比如账务系统,金蝶等
另外脱离财务范畴来看,其实账目本身抽象出来就是数据,商品数据,用户数据,卡券数据等,那么账证实需要核对,很多时候很多非财务范畴数据也需要核对,比如今天应到10人实到8人,军训时的报数等其实也可以称为对账,我们暂且称为“广义的对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