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架构的各个组件的原理分析

作者:微信小助手

发布时间:2020-10-26T09:47:56

点击蓝色“架构文摘”关注我哟

加个“星标”,每天上午 09:25,干货推送!


我们先认识一下SpringCloud的各个组件,然后知其所以然。


原理讲解前,先看一个最经典的业务场景,如开发一个电商网站,要实现支付订单的功能,流程如下:

  1. 创建一个订单之后,如果用户立刻支付了这个订单,我们需要将订单状态更新为“已支付”

  2. 扣减相应的商品库存

  3. 通知仓储中心,进行发货

  4. 给用户的这次购物增加相应的积分



如上,微服务的应用场景和核心竞争力:

  • 降低耦合:每一个微服务专注于单一功能,并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务边界。由于体积小、复杂度低,每个微服务可由一个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掌控,易于保持高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

  • 独立部署:由于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也可以独立部署。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应用。由微服务组成的应用相当于具备一系列可并行的发布流程,使得发布更加高效,同时降低对生产环境所造成的风险,最终缩短应用交付周期。

  • 选型灵活:微服务架构下,技术选型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团队可以根据自身服务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现状,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由于每个微服务相对简单,故需要对技术栈进行升级时所面临的风险就较低,甚至完全重构一个微服务也是可行的。

  • 容错机制:当某一组建发生故障时,在单一进程的传统架构下,故障很有可能在进程内扩散,形成应用全局性的不可用。在微服务架构下,故障会被隔离在单个服务中。若设计良好,其他服务可通过重试、平稳退化等机制实现应用层面的容错。

  • 灵活扩展:单块架构应用也可以实现横向扩展,就是将整个应用完整的复制到不同的节点。当应用的不同组件在扩展需求上存在差异时,微服务架构便体现出其灵活性,因为每个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进行扩展。



Dubbo对标Spring Cloud微服务:

  • 背景分析:Dubbo,是阿里巴巴服务化治理的核心框架,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各互联网公司;Spring Cloud是知名的Spring家族的产品。阿里巴巴是一个商业公司,虽然也开源了很多的顶级的项目,但从整体战略上来讲,仍然是服务于自身的业务为主。Spring专注于企业级开源框架的研发,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使用都非常广泛,开发出通用、开源、稳健的开源框架就是他们的主业。

  • 活跃度对比:Dubbo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服务治理框架,并且在服务治理、灰度发布、流量分发这方面做的比Spring Cloud还好,除过当当网在基础上增加了rest支持外,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几乎都没有任何更新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提交到GitHub的Issue也少有回复。相反Spring Cloud自从发展到现在,仍然在不断的高速发展,从GitHub上提交代码的频度和发布版本的时间间隔就可以看出,现在Spring Cloud即将发布2.0版本,到了后期会更加完善和稳定。

  • 平台架构:Dubbo框架只是专注于服务之间的治理,如果我们需要使用配置中心、分布式跟踪这些内容都需要自己去集成,这样无形中使用Dubbo的难度就会增加。Spring Cloud几乎考虑了服务治理的方方面面,更有Spring Boot这个大将的支持,开发起来非常的便利和简单。

  • 技术前景:Dubbo在各中小公司也从中受益不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是涌现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Dubbo有点可惜。Spring 推出Spring Boot/Cloud也是因为自身的很多原因。Spring最初推崇的轻量级框架,随着不断的发展也越来越庞大,随着集成项目越来越多,配置文件也越来越混乱,慢慢的背离最初的理念。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微服务、分布式链路跟踪等更多新的技术理念的出现,Spring急需一款框架来改善以前的开发模式,因此才会出现Spring Boot/Cloud项目,我们现在访问Spring官网,会发现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已经放到首页最重点突出的三个项目中的前两个,可见Spring对这两个框架的重视程度。Dubbo实现如下:



Spring Cloud实现思路:


Eureka


原理:主管服务注册与发现,也就是微服务的名称注册到Eureka,就可以通过Eureka找到微服务,而不需要修改服务调用的配置文件。

分析:Spring Cloud封装了Netflix公司开发的Eureka模块来实现服务的注册与发现,采用的c-s的设计架构,Eureka Server作为服务注册功能的服务器,他是服务注册中心。而系统的其他微服务,使用Eureka的客户端连接到Eureka Server并维持心跳。这样系统的维护人员可以通过Eureka Server来监控系统中的各个微服务是否正常运行。Spring Cloud的一些其他模块(比如Zuul)就可以通过Eureka Server来发现系统其他的微服务,并执行相关逻辑。

Eureka Server

Eureka Server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各个节点启动后,会在Eureka Server中进行注册, 这样Eureka Server中的服务注册表中将会存储所有可用服务节点的信息,服务节点的信息可以在界面中直观的看到。

Eureka Client

Eureka Client是一个Java客户端, 用于简化Eureka Server的交互,客户端同时也具备一个内置的、 使用轮询(round-robin)负载算法的负载均衡器。在应用启动后,将会向Eureka Server发送心跳(默认周期为30秒),以证明当前服务是可用状态。如果Eureka Server在一定的时间(默认90秒)未收到客户端的心跳,Eureka Server将会从服务注册表中把这个服务节点移除。

Eureka Server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在15分钟内超过85%的节点都没有正常的心跳,那么Eureka就认为客户端与注册中心出现了网络故障,此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Eureka不再从注册列表中移除因为长时间没收到心跳而应该过期的服务

  • Eureka仍然能够接受新服务的注册和查询请求,但是不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上(即保证当前节点依然可用)

  • 当网络稳定时,当前实例新的注册信息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中


因此, Eureka可以很好的应对因网络故障导致部分节点失去联系的情况,而不会像ZooKeeper那样使整个注册服务瘫痪。

Eureka和ZooKeeper

著名的CAP理论指出,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C(一致性)、A(可用性)和P(分区容错性)。由于分区容错性在是分布式系统中必须要保证的,因此我们只能在A和C之间进行权衡。

ZooKeeper保证CP

当向注册中心查询服务列表时,我们可以容忍注册中心返回的是几分钟以前的注册信息,但不能接受服务直接down掉不可用。也就是说,服务注册功能对可用性的要求要高于一致性。但是ZooKeeper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Master节点因为网络故障与其他节点失去联系时,剩余节点会重新进行leader选举。问题在于,选举leader的时间太长,30 ~ 120s,且选举期间整个ZooKeeper集群都是不可用的,这就导致在选举期间注册服务瘫痪。在云部署的环境下,因网络问题使得ZooKeeper集群失去Master节点是较大概率会发生的事,虽然服务能够最终恢复,但是漫长的选举时间导致的注册长期不可用是不能容忍的。

Eureka保证AP

Eurek在设计时就优先保证可用性。Eureka各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几个节点挂掉不会影响正常节点的工作,剩余的节点依然可以提供注册和查询服务。而Eureka的客户端在向某个Eureka注册或时如果发现连接失败,则会自动切换至其它节点,只要有一台Eureka还在,就能保证注册服务可用(保证